阅读律诗的一些基本知识

发布时间:2008年01月14日 阅读:241 次

由于五四小子与六六痴儿的折腾,本来最基本的中华文化常识,在中国人里都全面缺乏了。像本ID这类后文革时代出生的人,如果还像我们这些父辈一样,中华文明就真是万劫不复了。   按本ID的标准,中国文化在20世纪,一直上演的都是流氓、废物乱舞的闹剧,哪里有什么大师可言?鲁迅、胡适、熊十力都能大师的时代,不是垃圾时代是什么?   律诗,首先当然是有其格律,格律包括平仄、押韵等等,这些知识,在网上、书里,都很容易找到,学学就可以。当然,写律诗写到一定程度处,可能就开始玩所谓的拗体了,所谓拗体,不是不按格律,而是在格律不即不离处自成节奏与奇响,所以,是手法不熟跟不上格律,还是拗体,在明眼人看来是绝对不会混淆的。   有一点声韵上的问题,是阅读律诗中必须注意的。一个是入声字的问题,一个是平水韵的问题。有些人看,怎么这诗在该用仄声的地方用了平声,这时候你就要注意,这字可能就是一个入声字。   例如,本ID写的“佩斯布达古桥拖”这一句,“达”的位置应该用仄声,但如果用普通话读,“达”是一个平声,而实际上,“达”是一个入声字,入声字,自然就是仄声。   至于韵的问题,律诗押的是平水韵,不是现在普通话的所谓韵,例如还是这句,这“拖”是平水韵里的下平五歌韵,理所当然可以和“何、歌、戈、波”去押韵。   有人可能要说,现在社会发展了,应该按普通话取消入声字和平水韵,要押所谓的新韵。这是典型的奴才被虐思维。为什么?因为,入声字与平水韵之所以在所谓的普通话里消失,是中华文明被摧残的一个铁证,没有元朝和清朝的被奴役,根本就不会发生这种事情。   普通话,是中华文明被强奸与奴役的结果。   更重要的是,在中国的长江以南的大部分地区的方言里,都保留了入声字与平水韵,如果你会吴楚闽粤等等的方言,你就会知道,用平水韵是完全合韵的。更重要的是入声字,正因为有这种字的存在,使得中华文明的语言载体充满了音乐性与情感因素,入声字是最富有情感因素的一类了,各种强烈的情感,如果没有入声字,根本就不会有一种诗化的表达。   虽然本ID是北京的,普通话或北京方言是本ID的日常交流语言,但本ID从来都不觉得普通话或北京方言能朗读出任何声色俱美的古典诗歌。听着那些所谓的古诗朗读很CCTV地泛滥,本ID就全身鸡皮疙瘩。   所以,任何连平水韵、入声字都不知道,然后说这不押韵那不平仄的,你甚至都不需要很鄙视的目光看这类人,因为他们不配,他们的脑子还有被元清国破时的被虐基因,还是同情他们吧。   其次,要写好律诗,知道的知识是越多越好,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而在这个时代,要写好律诗,这个要求太低了。人类所有的知识,只要有可能,都应该尽可能熟悉了解,至于天文地理文史哲艺术等等的知识,那就是最基础的了。因此,要读懂,知识面也一定要广,否则,很可能就自暴其短了。   例如,谁都知道布达佩斯,但看到本ID“佩斯布达古桥拖”,如果你没地理知识,就会以为本ID把名字写反了。其实,布达佩斯是由布达和佩斯两个地方组成,两者被多瑙河所分割,两者的意思都是“火炉”,只是一个来自德语、一个来自斯拉夫语。历史上布达佩斯先被叫为佩斯布达,后来因为国王住在布达,所以才被改成了布达佩斯。因此,这句诗,有着一个动词“拖”把佩斯、布达、古桥三个意象给连接起来了。   同样,如果你没有人文知识,那么“青铜世纪独挥剑”这句你也不可能看明白,因为你要看明白,至少要知道“青铜世纪”是拜伦最出名的讽刺诗之一,其次,你要对“拜伦式英雄”这个人文现象有一定了解。   由于律诗有严格的字数与格律的要求,所以语言上不可能像散文一样铺张,因此,很多时候,一些不必要的成分是要省略掉的。例如,还是“佩斯布达古桥拖”,这里就省略了主语,你可以把佩斯、布达当成两个轮子,古桥连接之,那么这个象征着一个民族的车子,是谁在“蓝色多愁多瑙河”所象征着的历史上河中“拖”着,引领着这个多灾多难的民族?这里就留下了一个想象的空间。   古典诗歌的意境,是靠阅读者一起创造的,作者给了你留白想象的空间,你根据自己的学识、修养,就看到不同的意境。如果你的知识更丰富一点,那么你就知道这里是用了所谓“兴”的传统手法。当然,如果你足够敏感,会很容易发现“蓝色多愁多瑙河”里用点谐音的技巧。   诗句是文字符号,文字符号,不可能完全标记所有的感情因素,古典诗歌最大的好处之一就是分清楚了这文字符号的特点,用最简洁的语言给出了足够的留白空间让阅读者去共同构造一个诗歌的时空。   当然,要真的能阅读好律诗,还要进一步关注句子之间的时空关系,以及整体的谋篇布局而对应的感情传达,很多隐晦的感情,就是通过字、句、篇的微妙关系表达出来的,只有能逐步感受到这些微妙之处,才算是初步读进去了。   
Tag:
其他作品
相关文章